白木耳滾豬肝湯消除黑眼圈
有補益血氣、活血祛瘀作用,如果因過度疲勞、夜眠不酣,出現氣滯血瘀、眼睛周圍有黑暈,適當用呢款湯水佐膳,有助預防以上症狀出現。呢款湯水性質溫和,男女老少都飲。
 材料:(二至四人分量) 
 木耳5錢 
 豬肝6兩 
 生薑1片 
 紅棗2粒 
 製法: 
 白背木耳浸至發大,洗淨,備用。 
 豬肝洗淨,切片。紅棗洗淨,去核。 
 煲滾適量清水,然後放入白背木耳、生薑及紅棗,以中火煲約一小時,加入豬肝,待豬肝熟透即可加鹽調味飲用。 

白木耳滾豬肝湯消除黑眼圈
有補益血氣、活血祛瘀作用,如果因過度疲勞、夜眠不酣,出現氣滯血瘀、眼睛周圍有黑暈,適當用呢款湯水佐膳,有助預防以上症狀出現。呢款湯水性質溫和,男女老少都飲。
 材料:(二至四人分量) 
 木耳5錢 
 豬肝6兩 
 生薑1片 
 紅棗2粒 
 製法: 
 白背木耳浸至發大,洗淨,備用。 
 豬肝洗淨,切片。紅棗洗淨,去核。 
 煲滾適量清水,然後放入白背木耳、生薑及紅棗,以中火煲約一小時,加入豬肝,待豬肝熟透即可加鹽調味飲用。 
引起脫髮原因好多,除與遺傳因素有關外,亦與血氣和腎氣有關聯。如果脫髮過多,除了可以食用中藥治療之外,「北耆黨參黑豆湯」佐膳作食療亦可以,北耆黨參有補益腎氣之效,黑豆可補血強身。
 材料:(二至四人分量) 
 北耆5錢 
 黨參5錢 
 黑豆2兩 
 瘦肉6兩 
 生薑2片 
 紅棗4粒 
 製法: 
 黑豆用白鑊炒至豆衣裂開,再用清水洗淨,瀝乾水。 
 生薑用水洗淨,刮去薑皮,切兩片。 
 紅棗北耆、黨參、瘦豬肉分別洗淨。 
 煲滾適量水,放入所有材料,用中火煲約三小時左右,以鹽調味即可佐膳飲用
2004年03月04日 雪 梨 玉 竹 煲 螺 頭 滋 陰 養 顏 自 煮 價 : $40/4 人 份 量 
 轉 天 氣 , 皮 膚 特 別 容 易 出 現 敏 感 、 乾 燥 等 情 況 , 用 雪 梨 煲 湯 就 最 好 。 
 雪 梨 除 了 有 清 熱 功 效 , 最 簡 單 是 加 茅 根 、 馬 蹄 、 甘  煲 糖 水 或 榨 汁 , 清 熱 滋 潤, 有 皮 膚 痕 癢 、 濕 毒 燥 熱 或 大 小 便 不 順 , 皆 宜 飲 用 。 如 果 用 來 煲 湯 , 可 加 玉 竹 、 雪耳 、 螺 頭 等 , 有 滋 陰 養 顏 功 效 。 
 材料:雪 梨 1 個,南 瓜 半 斤,玉 竹 1 ,雪 耳 1 ,蜜 棗 5 粒 ,螺 頭 半 ,瘦 肉 6  
 做法: 
 1. 雪 耳 浸 約 半 小 時 , 待 發 脹 。 
 2. 所 有 材 料 洗 淨 , 瘦 肉 飛 水 。 
 3. 煲 滾 水 , 放 入 材 料 , 先 以 猛 火 煲 半 小 時 , 再 轉 細 火 煲 2 1/2小 時 。 
 本來打了22小時….. 原來佢打漏了→(1/) 
 其實蜜棗(細)二、三粒已OK!太多會好甜(變糖水)
補益湯水:調理焦慮抑鬱藥包
 材料 
  麥冬四錢、熟地黃四錢、黨參四錢、遠志錢半、茯神四錢、五味子錢半、桂枝錢半、合歡花二錢、浮小麥五錢、紅棗三粒、生石決明一、?u藤四錢、龍眼肉四錢、酸棗仁四錢 
 做法 
 1. 準備瓦煲煎藥。 
2. 浮小麥用煲湯袋包好,其他藥材料洗淨。
3. 所有材料加清水四碗半,慢火煎剩一碗。
4. 飯後飲服,每周兩次。
*以上為一位成年人分量。
 功用解說 
  平補氣血、滋養心志、鎮驚寧神 
 主治 
  焦慮症、抑鬱症 
 材料功效 
 熟地黃、黨參、茯神、麥冬、龍眼肉:平補氣血、滋養心神 
遠志、五味子、桂枝、合歡花、?u藤、生石決明:鎮驚寧神
浮小麥、紅棗、酸棗仁:紓解精神緊張、調節神經、安定心志
 資料提供: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全科中醫趙生 
 http://www.singpao.com/20040301/feature/520651.html
補益湯水:坐骨神經痛藥包
材料 :獨活片四錢、桑寄生五錢、秦艽四錢、防風三錢、細辛錢半、川芎片二錢、當歸片三錢、熟地黃四錢、赤芍藥三錢、桂枝片錢半、茯苓四錢、杜仲三錢、黨參四錢、淮牛膝四錢、桑枝片五錢
做法:
1. 準備瓦煲煎藥。
2. 藥材料洗淨。
3. 所有材料加清水六碗,慢火煎剩一碗。
4. 飯後飲服,每周兩次。
 功用解說: 
  溫補腎陽、活血解痙、營養神經、強健筋骨 
 主治: 
  坐骨神經痛、神經性腰痛、下背痛 
 材料功效: 
  黨參、杜仲、當歸、熟地黃、茯苓:補腎益精、健骨壯筋 
獨活片、桑寄生、秦艽、防風、赤芍藥、淮牛膝:活血行氣、營養神經、鎮靜止痛
桑枝片、桂枝片、細辛、川芎片:祛濕消炎、止痛
  資料提供: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全科中醫趙生 
 http://www.singpao.com/20040303/feature/521479.html
功效:去濕,醒胃,助消化,有防癌功效
材料:鹹檸檬2個 生薏米4兩 豬展肉4兩 水8碗
做法:將生薏米,豬肉放進煲內用慢火煲1小時,鹹檸檬去皮榨汁,加入湯內,檸皮則放入湯中浸15分鐘即可.
天氣又濕又翳,老一輩會:「要食辣祛濕!」 
 洗手不抹乾致濕重 
 提到「祛濕」,年輕人總是漠不關心,以為是老人家的事。據康中醫藥中心的袁浩泉醫師表示,「濕」即是體內滯留多餘水分,成因分為「內濕」和「外濕」兩種。內濕因飲食不良、酒過多,影響脾胃系統,令多餘水分無法排走。外濕則由於長期接近水氣所致,例如居於山上、海邊或經常從事與水有接觸的工作,此外,洗頭、洗手、沐浴、淋雨後沒有立即抹乾水分,久而久之,也會引致濕氣入體,故此無論哪種年紀都有機會濕重。而體內積存太多水分,會使人渾身痠痛、四肢困倦乏力、頭重、食慾不振,甚至出現全身或局部水腫現象。這種症候一年四季都會發生,可是春季濕度高,令濕重的症狀特別明顯,須想方法祛濕。 
 熱底人吃辣損脾胃 
 以往大家會吃辣來除濕氣,原來不是至佳方法。袁醫師表示:「冇錯!辣可以祛濕,不過只體質屬寒底人士採用。中醫的療法認為:『寒者熱之,熱者寒之』,熱底者宜多吃屬性偏寒的食物,如粉葛、蓮藕、薏米、冬瓜、赤小豆等,才不會破壞脾胃功能,脾強胃壯自能化解濕邪。他們在春夏之際吃辣,等如火上加油,不但未能驅走濕氣,反對身體有害。」他又表示,寒底者才適宜吃性溫熱的辛辣食品,如辣椒、胡椒、小茴香、大等,有助祛寒化濕,而蟹、柿、梨、雪糕、凍飲等寒涼之物應盡量遠離。 
 熱底特徵:脈急、咽乾、咽痛、易生痱滋、乾咳痰黃、大便乾結或腹瀉臭穢、尿少而黃、痔瘡出血等。 
 有祛濕湯,使乜要吸濕器幫手喎! 
 袁浩泉醫師認為,飲食不當、天氣潮濕、經常接觸水氣,都容易引致濕氣侵體。若加上脾胃虛弱,多餘水分未能排出,便形成濕邪,使人乏力易倦。 
 蓮藕赤小豆豬展湯(2至3人分量)以蓮藕、赤小豆煲湯,有清熱祛濕作用 
 材料:蓮藕1斤、赤小豆2兩、生薏米1兩、陳皮1小片、蜜棗4粒、豬展4兩 
 做法:材料以清水八至十碗煲兩小時,連渣食。 
 寒底熱底自己判斷 
 寒底特徵:脈緩、氣促、手腳冰冷、面色泛黃或白、口淡、動作或反應稍為緩慢、有氣血不足現象如頭暈、眼花、腹脹、水腫等。 
 胡椒鹹菜豬肚湯(2人分量)此湯有暖胃禦寒、祛風祛濕作用,適合脾胃虛寒、腹脹反胃的寒底人飲用。材料:白胡椒粒5錢、鹹酸菜1兩、生薑(去皮)3片、豬肚1個。 
 做法:材料以清水八碗煲兩小時,連渣食。 
Orisun.com(HK)
牛 油 果 青 蘋 果 高 鈣 湯
 材 料 : 牛 油 果 1 個 
       青 蘋 果 1 個 
       檸 檬 水 適 量 
       高 鈣 排 骨 湯 175 毫 升 
       高 鈣 低 脂 鮮 奶 125 毫 升 
       白 酒 60 毫 升 
       鮮 忌 廉 適 量 
調 味 料 : 鹽 、 胡 椒 粉 適 量
 做 法 : 
 1. 青 蘋 果 洗 淨 , 去 皮 及 核 , 放 入 檸 檬 水 中 ; 牛 油 果 縱 切 成 兩 半 , 去 核 , 起 肉 , 切 大 塊 , 同 加 入 檸 檬 水 中 略 浸 。 
 2. 撈 起 牛 油 果 及 青 蘋 果 , 放 入 攪 拌 機 中 , 加 入 高 鈣 排 骨 湯 同 攪 成 茸 , 倒 入 煲 中 。 
 3. 加 入 高 鈣 低 脂 鮮 奶 , 以 慢 火 煲 滾 , 並 不 時 攪 拌 。 最 後 加 入 白 酒 、 鹽 及 胡 椒 粉 調 味 , 伴 鮮 忌 廉 飲 用 便 可
無 花 果 生 魚 湯
 Dried Figs And Snakehead Fish Soup 
 材 料 : 
 生 魚 一 條 約 320 克 
 無 花 果 4 粒 
 紅 蘿 蔔 1 個 
 豬 展 300 克 
 果 皮 1 塊 
 水 8 杯 
 調 味 : 
 鹽 適 量 
 胡 椒 粉 適 量 
 做 法 : 
 1. 生 魚 去 鱗 洗 淨 抹 乾 水 留 用 。 
 2. 紅 蘿 蔔 去 皮 洗 淨 切 塊 , 豬 洗 淨 出 水 備 用 。 
 3. 燒 油 放 下 生 魚 煎 至 兩 面 金 黃 色 。 
 4. 放 入 適 量 水 下 豬展 紅 蘿 蔔 無 花 果 煲 滾 , 慢 火 煲 1 1/2 小 時 下 鹽 調 味 。
消脂湯方 
 材料: 
 杞子 (一錢半) 
 丹蔘 (一錢半) 
 山楂 (一錢半) 
 首烏 (一錢半) 
 瘦肉吊味 (1-3 兩) ﹝隨意﹞ 
 製法: 
 三碗水煲埋一碗水 
 服量: 
 三日飲一次,每次一碗